北京移動、北京聯通和北京電信公布垃圾短信治理措施和舉報方式,市民如收到垃圾短信可采取短信、電話等方式舉報。此外,運營商表示,手機號碼如違規發送垃圾短信將被關停。
垃圾短信投訴舉報“新政”拉開大幕。為何垃圾短信一直屢禁不止?到底是誰在發送垃圾短信?今天上午,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,短信公司已成為發送垃圾短信的主要平臺,賺取利潤價差則是垃圾短信盛行的病根。
“賣房、賣車、賣保險(放心保)……都是106開頭的,每次還不能直接刪除,必須得看一下,萬一是什么正規通知呢。”投訴舉報信息公布后,在五道口附近居住的張小姐又面臨了新的難題。
記者采訪發現,目前諸如單位通知、電商發貨短信、商家優惠活動推廣等垃圾短信,幾乎都是用“106XXX”的號碼發送。
記者在網上搜尋“短信公司”,并以要群發短信為由與其中3家取得聯系。
其中一家一位操著南方口音的短信公司老板聽說記者要發“看起來很正規”的短信,立馬表示“就是106開頭的”,我們這里也只做“106”開頭的業務,對于記者發送的內容,對方并沒有多問。
該老板稱,目前群發短信是1萬條起發送,6分錢一條,“你可以使用我們的短信平臺,內容和號碼需要你自己來操作。”
按照工信部相關規定,電信運營商的集團客戶短信群發業務,只能供單位內部使用,不允許把這個短信群發代碼通道私自轉為經營群發廣告短信牟利。
業內人士說,現在的短信群發業務或者是短信公司通過短信群發軟件進行,或者是通過運營商的短信群發通道來進行,“通過106等短信群發通道推送的廣告短信,實際資費僅為3分錢左右;但目前市面上的短信公司收取的費用多在6分錢,中間存在的利潤差價則由運營商和短信公司賺取。”
根據360手機衛士發布的《2013年第三季度手機安全報告》測算,國內垃圾短信、騷擾電話灰色產業已形成龐大規模,每年僅此類短信和電話所產生的話費可能已超過百億元。